1. 首页 > 手游新闻资讯

任天堂在中国游戏市场的29年:成名却“不赚钱” 任天堂有中国官网吗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7-08
摘要:将迎来第三次机会?,任天堂在中国游戏市场的29年:成名却“不赚钱” 任天堂有中国官网吗

 

2月9日,2024年第一次任天堂直面会举办。因此前有消息传出“任天堂不参与现在的E3展”,本就有极高关注度的直面会热度进一步提高。

当然,任天堂也没让大家失望,《塞尔达传说 王国之泪》《幽灵诡计》《皮克敏4》等消息相继爆出。除了这些之后,Nintendo Switch Online会员服务还将增加GB和GBA游戏,据直面会说明拥有线上对战功能,其中GB为普通会员可玩,GBA为顶级版会员可玩。

本次任天堂直面会消息集合

而就在这场直面会的前两天,任天堂刚刚公开了新鲜的季度财报,财报数据显示截至到2024年底,Switch的销量已突破1.225亿台。

回顾任天堂在中国游戏市场的29年

“我喜爱并推崇任天堂”,2月初雷军在个人公众号上公开的这篇文章一度引发热议。实际上这也是大多数国内游戏玩家、游戏行业从业者对任天堂的评价。但直到当下,任天堂仍旧无法说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游戏消费市场“占有一席之地”。

1、“因卖不出去游戏而离开”的任天堂

任天堂开始做中国游戏市场是在1994年,找了中国香港玩具商万信代理(卖FC、SFC、GB),2002年,任天堂又成立了合资企业神游科技(推出了神游机、iQue GBA),只不过两次尝试的结局都是游戏机卖出了不少,玩家却选择买盗版游戏。

由于一贯的“独占”,“盗版难题”给任天堂造成了很大困扰,2003年神游科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“中国玩家太极端,都在玩水货和盗版,仅靠他们形不成真正的市场”。

当然,这时候任天堂虽然赚差点游戏软件的钱,但也积累起了认知度。

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年处在“游戏禁令”期间,神游遮遮掩掩卖产品几年后,还是由于政策收紧的难题无法推出新游戏机而团队解散,之后就成为了任天堂独资子企业。在“游戏禁令”透露出马上关掉的2024年,任天堂又用神游科技推iQue 3DSXL,但国内玩家仍旧是更倾给水货,再后来任天堂的Switch迟迟没有国行消息,被认为是“言败了中国市场”。

2、第二次“被判死亡”的尝试

2024年,是任天堂在中国游戏市场进步的新历史节点。这一年的4月份,他们公布了和企鹅合作,由企鹅代理发行任天堂Switch(国行版)。

任天堂社长古川俊太郎当时对外表示“企鹅在中国有最大规模的游戏市场”,希望通过这场合作进步任天堂在中国的业务,不过他也很直接地说出了“短时刻内中国业务不会成为任天堂支柱收益来源”的判断。事实证明其判断是正确的。

虽然代理仅1年,企鹅便在2024年财报中公开了国行Switch的销量已突破100万的消息,但在那之后,就没有公开发声去谈成绩了。

有玩家告知游戏日报,目前国行Switch的游戏仍旧极少,很多想玩的只能买卡带(无法联网),这显然无法满足用户需求。网上也有声音表示国行Switch目标是泛主机用户,但不可否认的是,它的到来并没有带火主机市场,主机市场也并不依赖国行Switch。

“最重要的是,按当前版号审批动向,国行Switch没有机会”,多位从业者给出了这样的判断。

3、任天堂的“影子”

虽然任天堂的业务没有在中国游戏市场爆发过,但影响却持续了近三十年。

一方面,很多游戏产品都被认为是“抄袭任天堂”。例如企鹅2024年上线的被认为“复刻”《Pokemon Go》的《一起来捉妖》,再比如现在1月华为河图公开的手机游戏试玩DEMO,被质疑是山寨版《斯普拉顿3》,这些年有不少类似案例……

另一方面,大家现在玩的很多游戏产品的尝试设计都是来源于任天堂的专利,例如虚拟摇杆,3D视角锁定、联机游戏体系等等。

手机游戏能不能成为任天堂在中国游戏市场的“转机”?

任天堂在中国的游戏业务,也许将迎来第三阶段。

2024年的最后一批版号中,企鹅和宝可梦企业联合开发的《宝可梦大集合》过审,官博表示“正在筹备中,希望早日和玩家见面”,不排除有2024年上线的也许性。而2024年9月这款产品在海外推出时,曾创下61个民族/地区iOS不收费榜第1的成绩。

早期评价

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,宝可梦IP并非任天堂全部,但这个IP跟任天堂的绑定关系太强,因此可以预测到,如果《宝可梦大集合》成为爆款,将成为任天堂的新机会。

这里面有两个必须达成的前提条件:

1、《宝可梦大集合》的盈利能力要达到影响任天堂业绩的量级,类似《使命召唤手机游戏》、《暗黑破坏神:不朽》水平。

当上一任天堂管理层对手机游戏的态度是“看重宣传不重盈利”。据外界解析,这是2024年任天堂尝试手机游戏后,发现同样的产品(《动森》)主机盈利能力远超手机游戏。同是宝可梦IP,2024年网易联合开发的《宝可梦大探险》也曾有过一定的热度,但没能达成对任天堂态度的改变。

2、基于背景1,任天堂愿意放开更多IP,和国内有实力的游戏厂商合作研发产品。即便任天堂坚持“看重宣传不重盈利”的态度,类似和CyGames联合开发的《失落的龙约》一样,标准合作方在“良心”程度上提高,国内也仍旧会有厂商愿意合作。

当然这些猜测过于理想化,两个条件都极难达成,因此只能说是一次机会。